【中國禮品網訊】進入九月,會展活動就進入了一年一度的黃金檔期。本該是年度收獲季節,但在貫徹“國八條”和反對“四風”情形下,會展業又將呈現怎樣的新變化呢?最明顯的莫過于政府主導型會展節慶活動,規模在縮減,支出在降低。典型事例是媒體所報道的“十藝節”(第十屆中國藝術節),開幕式從90分鐘的“一臺戲”改為16分鐘“簡短而隆重的儀式”,費用從6000萬元降為100萬元。據悉,國務院各主管部門正在清理管轄范圍內的會展活動,如演出、賽事、節慶、展覽、會議等等。各地方政府也紛紛出臺專項規定,對轄區內會展節慶活動進行梳理和整頓。
這對會展業來說,是件大好事,是促使會展行業真正實現專業化、市場化的良好契機。以開幕式為例,除非是政府主導型會展活動,目前行業內的專業展會,還有誰在熱衷于“張燈結彩”的開幕式?還有誰在乎各級領導“淡而無味”的致辭?還有誰需要參展商不看、采購商不屑的開場舞獅表演?
告別華而不實的開幕式,讓展會回歸本源
觀察近期舉辦的幾場大型專業展會,因為新規定的出臺,沒有了各級領導出席開幕式、剪彩講話的場面,展會舉辦得反倒更為簡潔順暢,一切按照專業展會的流程進行,展示與采購雙方的洽談也不會被巡場的領導隊伍所打擾,專業展會回歸了展會應有的秩序,參展商、采購商、主辦方都只為展會的貿易洽談而忙碌著,尤其是主辦方,的確輕松省心了很多。
十年來,中國會展業總在說要實現“四化”。“四化”之首是專業化。所謂專業化,就是專業的人辦專業的事。而政府主導型會展活動,往往以文件代替招商,以規格代替洽談,以簽約代替成交,行政色彩嚴重,洽談效率低下,很難真正達到專業化水準。如同十年前的招商引資政績考核一樣,為了用會展的名義擦亮城市的名片,各地政府常常不惜成本,一擲千金,不僅搭臺,還要唱戲。這樣的城市、這樣的會展活動,比比皆是。會展業是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行業,政府這只“無形的手”到底在這個領域應該有形彰顯還是無形隱身?如果有形彰顯,是直接搭臺唱戲、粉墨登場,還是市場招標,公開透明,讓會搭的人來搭臺,讓會唱的人來唱戲?如果無形隱身,是任由行業中同主題展會相互傾軋、亂象競爭,還是通過掌握行業展會不同數據,建立準入與退出機制,間接調控行業的有序發展?實話說,政府這只手確實不好伸,伸得過長,干預市場;伸得不足,管理無方。不過,既然有手,總是要伸的,但一定要伸得直、伸得正、伸得讓人信服!
說到市場化,是會展業要實現的另一要義。國際上大型專業會展活動幾乎都是企業而非政府主導,之所以由企業主導,在于會展活動是一種市場化行為,是主辦方通過市場化的資金、資源募集而進行的,而非政府行為。如果由政府來主導,當然是財政買單。但關鍵是這項財政預決算能否在全民面前過得了關。而會展活動市場化的最大好處,恰恰是不浪費!因為沒有出資贊助方會白白花冤枉錢,也沒有承辦方敢擅自鋪張浪費,“省錢、省錢、再省錢”,每分錢的使用都有明確的規定和要求,只有通過得當的經營運作,會展活動才能獲得社會、經濟效益雙豐收。
據新華社日前報道,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素里市政府主辦多元文化節,由政府向全社會公開進行承辦商和供應商招標。為期兩天的文化節從2008年創辦至今,參觀者從6萬人次上升到今年10多萬人次。據了解,文化節本身并不賣票,除政府資助外,其費用開支主要來自三個方面,一是出自贊助商,2013年贊助商中不乏協和、百事等有實力的大公司;二是向進入文化節設攤的攤主收取攤位租金;三是從每個風味食品小吃攤的營業額中收取一定比例費用。如今,素里多元文化節已成為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一個品牌節慶活動。報道說,總人口僅3000多萬的加拿大每年要舉辦數百個不同種類的晚會和節慶活動。據加拿大節慶活動聯合會統計,參觀者人數和對經濟貢獻排名前15位的活動,每年共吸引參觀者1260萬人次,對加拿大GDP的貢獻高達6.5億加元(約38億元人民幣)。
上述這則報道,說明了三個問題:一是在會展活動市場化的過程中,政府是可以主導的,可以以資助方的形式出現,但對活動的承辦商和供應商都要進行公開招標;二是活動是非營利性的,因為有了政府的資助,文化節本身并不賣票;三是為豐富當地文化生活,擴大城市知名度,地方政府可以并應該更多地舉辦不同種類的節慶活動。按照人口比例來說,中國地方城市的會展節慶活動不是多了,而是遠遠不足。
但無論活動多少,恐怕都不需要那種花費6000萬元的開幕式吧。據說按照原方案,“十藝節”開幕式大型綜藝演出,僅演員規模就超過千人,明星出場費、演出制作費、編導創作費、設計制作費、器材租賃費等達5881萬元。這只是“十藝節”公布的賬單,還有神馬民歌節、龍蝦節等等,他們的開幕式預算呢?大家并不關注他們今天的“瘦身”,更關注的是他們昨天的資金從哪來的?明天又將花在哪兒了?
如果因為政府的補貼“斷奶”,導致展會、晚會垮臺,那就讓這些展會、晚會先垮臺吧!也許對會展業來說,市場化、去行政化還言之尚早,但這畢竟是要經歷的過程!
作者范培康系中國貿易報社社長兼總編輯